“每逢佳节胖三斤” 节后迎来“健身热”
发布时间:2025-02-14作者: 云开平台登录app

  “人在吃,秤在看”“每逢佳节胖三斤,仔细一瞧三公斤”……不少人打趣节后减肥,在朋友圈晒出自己“膨胀”了、要立志减肥的话语。春节过后,不少人加入“甩肉”瘦身行列。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市区多个瑜伽馆、健身房、羽毛球馆迎来新高峰,跑步、单车成为最受欢迎的项目。

  “这个年,每天走亲戚,吃大鱼大肉,一上称胖了2公斤,肚子明显圆润了。出了正月,还要去相亲呢,我得抓紧时间减减。”节后第一个工作日的午休时间,市民小马没选在办公的地方午睡,而是走进了单位附近的健身房。走进健身房后他发现这里都是想减肥的“同道中人”。

  “甩肉”似乎成为大家开春第一要事。“过年回家的放纵,让我胖了3公斤,对于长跑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不行的。回来后第一天我就跑了十公里。”市民安峰平时喜爱跑步,也经常参加全国各地的马拉松赛。由于春节期间缺少锻炼,目前增加的体重得花更多时间减掉,他说:“我已经做好了减重计划,准备多跑几个马拉松,在一个半月内将肥肉减掉。”

  2月7日中午,记者在金光道上一家健身房看到,锻炼氛围火热,休息区的衣架上挂满了外套,无论是有氧区还是力量区,都有认真训练的身影。“节后一上班,就有一批老会员来健身,晚上人更多些。”一位店员说。

  健身房里还有不少人经历了春节“躺平”后,想尽快找回训练状态。“停练了将近半个月,感觉整个人都废了,体脂体重涨了,肌肉掉了。”正在做力量训练的市民陈双双说,这个月他体重涨了3公斤,肌肉量掉了3%左右。

  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健身场馆发现,其中不乏因春节体重增加而来减重的。而在庞大的健身队伍中,年轻女性占了多数。

  90后闫晓平时酷爱健身,但由于过年期间几乎停止了健身计划,虽然体重没有明显飙升,但好不容易练出的“马甲线”却有点走样了。“工作日第一天就去健身房了,瑜伽、单车、跑步机,几个小时下来大汗淋漓,这种感觉很酸爽。”闫晓说。

  而对于工作忙碌的市民来说,健身有时候成为了一种奢侈。在廊坊开发区某企业工作的白领张颖说:“因为我工作比较忙碌,不一定有时间去健身房,就利用健身软件在家里锻炼,实在不想剧烈运动的话就进行快走。”当然,对于张颖而言,不管节日还是平时,只要吃得多就会有罪恶感,想要保持好身材,还得管住嘴、迈开腿。

  市区某瑜伽馆负责人李晶和记者说,春节后来体验瑜伽锻炼的年轻女性明显增多。“春天要来了,衣服穿得薄,如果不好好锻炼,平日里又是经常坐办公室,肚子上的肉露出来就不好看了。”李晶表示,很多女性朋友抓紧时间锻炼,也还是为了尽快塑身。

  采访中记者看出,为了迅速恢复身材,很多市民节后不惜投入大量时间、金钱来减肥。

  在我市从事健身十年的张宇表示:“过节期间吃得太油腻,导致身体摄入能量和支出失衡,想要短时间之内减掉脂肪是不现实的,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

  张宇建议,控制体重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上的习惯和运动习惯,不能盲目突击减肥。不要一开始就做高强度运动,开始每周锻炼1到2次,每次60到90分钟左右为佳,逐渐增加有氧运动次数,瑜伽、游泳、羽毛球、跑步都是不错的选择。在运动之外也应适当控制饮食,减少油脂摄入,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

  节后应如何科学减重,“重启”身体和锻炼节奏呢?张宇给出了一份节后科学减重的建议。

  首先要调整饮食,科学控制热量与营养均衡,不极端节食,每周减重0.5至1公斤为宜。三餐规律,早餐7至8点、午餐12至13点、晚餐18至19点,加餐可选择无糖酸奶、小番茄等低热量食物,优化饮食结构,保证蛋白质充足,每餐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虾、瘦肉、豆腐,增强饱腹感,减少肌肉流失。主食粗细搭配要合理,用杂粮、薯类替代部分精米白面,每餐控制碳水总量,多吃蔬菜和低糖水果,每日蔬菜300至500克,水果控制在200至300克,下午4点后不进食水果,减少隐形热量,避免含糖饮料、油炸食品、糕点,减少酱料的使用。多喝水,每日饮水量1.5~2升,按照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最后吃主食的进餐顺序,有助于控制血糖和热量摄入,且饭中饭后不喝汤。

  其次要适当运动,提升代谢,减少脂肪囤积,坚持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相结合。有氧运动每周3至5次,每次30至60分钟,如快走、慢跑、游泳、跳绳等,帮助燃烧脂肪。力量训练每周2至3次,如深蹲、平板支撑、哑铃等,可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运动时需关注心率变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运动前建议由专业健身教练进行体能评估。上班族可利用碎片时间增加活动量,避免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每日步数争取8000至10000步。日常多选择爬楼梯、骑车通勤等低强度活动。

  此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小习惯,改善代谢与心理健康状态。保证充足睡眠,每日7至8小时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缓解压力,避免情绪性进食,通过冥想、瑜伽或深呼吸调节压力,减少因焦虑导致的暴饮暴食。记录饮食与体重变化,建议记录每日饮食和运动,监测体重趋势。

  张宇提醒,不少人在减肥时存在误区,“要避免极端方法。例如不吃主食、过度依赖代餐或减肥药等,都可能损害健康,且易反弹。现在不少人推崇的16+8轻断食方法,需在营养师指导下进行,要保证食物多样性,不一味追求轻食及各种冠以‘减脂’名义的食谱。关注体脂率而非单纯体重,体重波动可能受水分、肌肉量影响,建议结合体脂率、腰围等指标评估减脂效果。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女性、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需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调整饮食。科学减脂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找到符合自己的并长期坚持的健康生活方式。”

客户服务

销售热线:086-523-86841156

服务热线:086-523-85565555

服务传真:

在线服务

售后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17:00)

QQ:335290870

官方微信

@ 云开平台登录app科技官网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 | 网站地图